
人物簡介
-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
- 健康醫療科普為主的 YouTuber
Menu
Toggle☀️早晨
外出曬太陽
建議在起床後30分鐘左右,到戶外曬曬太陽,這個舉動能帶來這些好處:
- 刺激褪黑激素:自然光能提高警覺性,向大腦發出停止分泌褪黑激素的信號,達到醒腦的作用。
- 調整生理時鐘:曬太陽能夠同步身體的生物時鐘,控制包含睡眠在內的節律。
- 提高睡眠品質:早晨經常接觸自然光可以提高睡眠品質。它有助於確保您的身體獲得晝夜區別的清晰信號
- 改善情緒:早晨的陽光還可以透過增加血清素的釋放來改善情緒,血清素是一種與幸福感和幸福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。
規律的睡眠
蒼藍鴿在多次影片與Podcast中提到,「固定起床時間」是建立健康生理時鐘的基礎動作。
生理時鐘會根據每天的作息和光線刺激來自我校正,透過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,您的身體就會適應這種規律。這種規律性有助於減少入睡所需的時間並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。
中度有氧運動
他曾在影片中提過,每週三次以上的有氧運動,對於睡眠有很好的效果。
中度有氧運動:指的是強度中度但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模式,運動時會感覺心跳加速,但仍然可以勉強對話,判斷標準大概是心跳平均每分鐘120~140下。
運動類型:常見的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。
時間長度:每次開始運動至少持續30分鐘以上才能達到效果,經常運動的話可搭配運動耳機來聽喜歡的音樂,讓自己能更快的進入狀態。
注意事項
咖啡因攝取
早晨起床後,如果感覺還有點昏昏沉沉,可以適量攝取咖啡因飲品,例如咖啡或茶,幫助清醒、提神,如果長期有喝咖啡習慣的人,投資頂級的Nespresso 咖啡機和咖啡膠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
。
但必須注意!
咖啡因在體內的代謝時間很長,大約6~8小時才會逐漸下降一半(半衰期)。
如果到了中午或下午還在攝取咖啡因,可能會延後褪黑激素的分泌時間,導致晚上難以入睡或睡得不深。
蒼藍鴿建議:中午12點之前把咖啡因喝完,午後盡量不再補充,以免夜晚失眠。
午睡
中午如果覺得疲倦,可以安排一個短暫的午休,幫助身體恢復能量,提高下午的工作/學習效率。
但是注意:
午睡時間控制在30–60分鐘內,最好是30分鐘以內的小睡。
如果午睡超過90分鐘,容易進入深層睡眠,醒來反而更昏沉,且會打亂晚上的生理時鐘,讓入睡時間延後,睡眠品質下降。
如果前一天有熬夜,可於白天小補眠,但最多2小時,避免打亂下個晚上的睡眠
🌙晚上
減少3C使用
睡前至少30分鐘到1小時,要避免接觸手機、電腦、電視等螢幕。
因為3C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讓大腦誤以為「現在還是白天」,導致入睡困難。
如果真的無法避免,可以開啟「夜間模式」、戴抗藍光眼鏡,或單純改聽輕音樂、Podcast放空。
冥想
睡前可以進行冥想與放鬆運動,來幫助大腦「關機」進入休眠模式。
方法包括:
- 腹式呼吸搭配倒數:如從7777慢慢倒數,配合鼻吸、口吐的深呼吸節奏。
- 輕度伸展:做簡單的瑜伽拉筋,不要激烈運動,以放鬆肌肉、降低緊繃感。
- 聽輕音樂:降低心跳速率,進一步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化,讓入眠更順暢。
溫水澡或泡腳
睡前泡個溫水澡或使用泡腳桶來泡腳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讓體溫短暫上升,之後快速下降時,會自然引發睡意。
這是利用「身體降溫誘導睡眠」的生理機制,讓你更容易快速入眠。
睡眠環境
睡覺時的睡眠環境要符合這些條件,能夠有更好的睡眠品質:
房間燈光要昏暗,避免過亮刺激眼睛。
保持安靜或使用白噪音機器來遮蔽雜音。
手機建議開「飛航模式」或「勿擾模式」。
室內溫度控制在舒適範圍(通常是24~26度之間),不要過冷或過熱。
這樣可以幫助副交感神經系統啟動,身體更容易自然放鬆,進入熟睡狀態,如果因為某些因素無法調整睡眠環境,導致睡眠品質不佳,比使用起安眠藥可能會產生耐受性跟依賴性,不彷試試看睡眠保健品。
獲取更多知識
免費訂閱
向優秀的人學習!從一封免費電子報開始
Thank you!
You have successfully joined our subscriber list.